创业
“在大陆拥抱无限发展机遇”
1998年来大陆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台南青年林承铎对大陆的了解都来自在厦门投资的亲戚,他对大陆的想象是“严肃、陌生,但又有认同的亲切感”。“登陆”之后,他“一下子打开了视野”,“在大陆拥抱无限发展机遇”。
在题为《新时代、新发展、新融合》的演讲中,林承铎用“竟然”一词形容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教职的经历。那是2010年,他来大陆的第12年,正赶上两岸交流的好时机。面试官对他这个两岸交流先行者非常感兴趣。最终,在几十位求职者的激烈竞争中,他成为该专业唯一录用者。
当初来大陆求学时,两岸还未直航,打电话成本很高,泡面口味也比较单一。大年三十,独自一人在北京的林承铎看着窗外大雪,孤单感袭来。突然宿管阿姨通知他接“北京亲戚”的电话。原来是台盟领导盛情邀他到家里包饺子、吃火锅。“我打电话给台湾的爸妈,他们说你在北京也有亲戚了。”后来,他在大陆收获了爱情,“如今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真正成了两岸一家亲。”
作为台湾青年教师,林承铎在大陆获得了良好发展机会:他得过学校十佳班主任称号,课题获得国家立项,还成为学院首位获得职位职称的台湾在编老师。“大陆重视台籍教师,只要实实在在做事就能在这里实现梦想。”
林承铎说,近年来大陆为台湾青年求学就业出台了许多利好措施,两岸交流进入了新时代。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建言台湾青年:“我的20年是从未知到已知,你们现在是从已知走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目睹大陆蕴藏着无限的发展可能,林承铎庆幸自己也赶上了这个新时代,“这是一个确立而可以为之奋斗的未来,这是一个人才可以充分施展的新时代,而这个时代也需要更多的优秀青年共同来参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机遇。”
林承铎认为,大陆的世界很精彩,开放包容的大陆愿意同台青分享发展成果,“中华儿女应该不分彼此,同享民族振兴的发展机遇。”他鼓励更多台青勇敢拥抱这无限的机遇。
“我成为两岸交流最佳摆渡人”
来自台湾桃园的客家青年范姜锋,以厦门启达海峡双创基地总经理的身份,站在海峡论坛大会的舞台上,感慨十年转眼过去。2009年的一天,得知公司主管将派他到大陆,妈妈脱口而出“大陆那么远”,爸爸则明确反对:台湾难道就找不到工作吗?但范姜锋仍然选择独自飞往大陆。
落地厦门,范姜锋听到的第一句话是闽南语“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倍感亲切。创业一开始并不顺利,不到半年他的钱都花光了,最窘迫时兜里连一百块都没有。范姜锋换了很多项目,找到很多同伴,“没有失败,但也没有成功”。
转折出现在2015年。由共青团福建省委主办的第一届“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启动。范姜锋提出“文创经纪人”概念,成为首届福建省台青“创业之星”,不仅获得创业扶持金,也找到了事业发展方向。
为帮助更多台青创业,2016年范姜锋找到大陆合伙人,创办了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不到3年,成果斐然:协助7000名台湾青年来闽交流;帮助超过300名台青、150个项目在闽落地;帮助争取600万元台青创业就业补贴。他坦言:“这对一个毫无背景、白手起家的台湾青年来说,何等不易!”
2018年范姜锋成为首批获得“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的台青,并获两岸交流“最佳摆渡人”称号。当时,领导向他应邀而来的父母致意,从不饮酒的爸爸那天喝了好几杯,后来还给他发来短信:“儿子,我以你为荣。”
“30多年来父亲从没这样夸过我。”16日正是父亲节,范姜锋的这段暖心故事引起全场热烈掌声。
端午时,范姜锋在台湾遇到一位岛内小伙伴,对方感谢他给了自己在大陆继续打拼的动力和勇气,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并说自己永远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在台湾,我们看不到全世界。但在大陆,全世界都看得到我们!”
对于未来,范姜锋已经有了明晰规划:出版“登陆”系列书籍;赴台组织青年座谈会,与台青面对面交流;搭建自媒体平台,让台湾年轻人了解真实的大陆;搭设人工智能媒合平台,帮助想要来大陆的台青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责任编辑:福建省台港澳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