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空间距离仅15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72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度有1000多公里。沿途有82条隧道,最长的达1300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景致迥异,搭乘火车如置身自然博物馆。尤其三次螺旋环绕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更是难忘的经验。通阿里山的铁路可与“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合称“五奇”。铁路全长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火车从山脚登峰,似沿“螺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因此,虽然时有危险发生,但凡到阿里山者,没有不乘小火车一游的。除非没有这个机会——在阿里山期间,遇到小火车停驶。2011年4月27日,就有一列挂有8节车厢的小火车翻车后停运了许久的时间。
2011年4月27日那天,坐在车上的游客心旷神怡地欣赏着火车两旁的风景,谁也没有想到森林中竟藏着杀手——当小火车从神木站开往阿里山站,行经70公里250米处,突然道旁有棵大树枝干断裂,砸中行驶中的小火车倒数第二节车厢,再拉扯到其它车厢,导致2节车厢翻覆、2节车厢脱轨。事故造成了5名大陆游客死亡、109名大陆游客受伤和4名台湾乘客受伤。
据说,砸中小火车车厢的林木为壳斗科的森氏栎——台湾特有一个树种,属于壳斗科大乔木,学名“赤椆”,是一种质地坚硬的乔木。该林木幼龄时曾发生过折断,再萌芽长出两个主干,在两个主干交叉处未完全愈合而产生腐朽,内部有白蚁痕迹。整棵树木生长旺盛,外观看不出腐朽迹象。那一天,却因为干燥的气候因为重力的作用发生断裂坠落,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正好途经而过的小火车滚去,……。阿里山小火车翻车事故引来了两岸媒体的关注,也引起了台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重视。时台“农委会”主委陈武雄在记者会上表示,根据林务局的规定,阿里山森林火车铁轨与周围的树木均保持5米的距离,并且一直都有专人沿途检查行车安全。造成事故的树木与铁轨距离为8米,高度差十多米。“虽然对这一棵树很难防范,但未来还是要在铁路沿线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林务局会邀请森林和铁路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将会同交通和林业专家研究扩大树木与铁轨的安全距离标准。
小火车翻车事故,是台湾开放大陆游客大事件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却是用生命谱写的插曲,惊心,痛心,就像苏花公路泥石流冲走旅游车事故一样,是两岸旅游业者耳边时时敲响的警钟——再美丽的风景,若没有安全,一样会成为杀人的凶器。
怀抱着希望而生的,不仅仅是人,还有树,等待戈多的,也不仅仅是人类,还有森林。不论再艰难再困苦,只要还有土地在,只要还有生命在,树木就会再生,人类就可繁衍,并且一代接着一代,代代相传。
阿里山中,最著名的树木当属桧木。
桧木是一种珍稀树种,目前全球仅有7种,大多分布在北美、日本等地。而台湾拥有其中的两种:红桧与扁柏,其品质又可称得上世界桧木之冠。资料上说,桧木的生长极其缓慢,但也因而木质细腻,且会发出淡淡清香,具有很高的建筑、工艺及药用价值。
在阿里山铁路的神木车站旁,有株静卧山间的半腐朽巨木,颜色深如黑炭,望之令人肃然。当地朋友介绍说,这本是棵被尊为神木的巨桧,树龄逾3000年,高50多米,20多人才能合抱,可惜在1997年的连月暴雨中被摧毁。当时,它一半树身倒伏于铁轨上,另一半虽已枯死却依然耸立。1998年,出于安全考虑,这棵枯死的神木被林业部门放倒。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它巨大身躯的一部分。
阿里山有很多的神木。漫步浓荫蔽天的阿里山高山林区,我们不时看见昂然矗立的桧木,它们的树基粗大,树干修长,直立宛如擎天巨柱。在人迹未到的深山密林里,无人可知还有多少2000岁、3000岁的“神木”——据说,在新中横公路旁海拔约2350米的森林中对发现了新的阿里山神木。它的树龄约2700年,树高43米,从侧面看,树干宛如一堵布满青苔的石壁,高耸入云,蔚为壮观。
台湾所有神木皆为桧木,含丰富桧木精油,有防虫及自我疗效功能,早在公元3000 年前就有记载桧木精油功效对人类的医疗功效,在古埃及,香水和植物油是庆典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物品。1930年,根据杜金研究发现,台湾桧木和扁柏的叶、花、树干含有桧木醇、洛定酸 、芬多精等天然成分,这些成分具有镇定自律神经、消炎、治肺结核、利尿消毒的功效,因此,在日本普遍用于化妆品及药品工业上。1980年苏俄Toknh博士研究发现桧木精油对于空气中的细菌和霉菌具有灭杀作用,并且也可以防止害虫侵入人体及抑制人类病原菌。1983年日本医学家原准之助在研究报告指出,台湾桧木所提炼的桧木精油对人体大有功效。诸如消除失眠、头痛、焦虑、助益呼吸器官和肺机能、增进血液循环及心脏活力、减轻高血压及预防血管硬化、促进全身细胞新陈代谢活络、美颜又延寿等。
正是由于桧木的珍贵和罕有,日本殖民者占领台湾期间,对这里的原始桧木林进行了疯狂砍伐,并把它们运往日本充作修筑皇宫、神社之用。迄今仍在使用的由嘉义至阿里山的登山森林铁路,就是当年殖民者为了抢运桧木而建。
沿着林间的栈道行走,我们看到了许多因日本殖民者砍伐而留下来的巨大桧木树基。乍看它们如同石墩,全都长满绿苔,在山林间默默见证历史风雨,也向络绎前来的人们诉说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遭遇:1900年,日本政府派人展开调查阿里山森林,了解到阿里山区约有30万株的原始桧木林,1906年,又发现了阿里山神木的神木群。从那时开始一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台湾重回祖国怀抱,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阿里山天然的森林资源尤其是天然的红桧、扁柏等珍贵树种几已被砍伐殆尽。
不过,阿里山桧木的强大生命力同样让人震撼。尽管饱经抢掠及风雨雷电的侵袭,仍有大批桧木得以幸存并顽强地屹立至今。一路上,我们看见了树龄超过2000年的“光武桧”、“千岁桧”……它们的高度都超过40米,基部需约10人才能合抱。还有一些桧木尽管主干缺损,但在其树基上又长出了新的“二代木”乃至“三代木”。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仔细看看一旁的简介,方知:第一代木早已枯死,枯死后的1000年,一颗种子飘在了第一代木上生根发芽,长成了第二代木;第二代木枯死后又过了1000年,第三颗种子又飘落在树上,继续生根发芽,最终形成了三代木。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