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2:胡适先生的墓地在胡适公园里,与“中央研究院”隔着一条窄窄的马路。和胡适的故居一样,胡适公园静谧安宁,几无游人。
离开胡适故居,已近黄昏。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参加“中研院”第五届院士欢迎酒会时,突发心脏病去世,终年71岁。13年后,夫人江冬秀去世,终年85岁,与胡适合葬。
胡适先生的墓地在胡适公园里,与“中央研究院”隔着一条窄窄的马路。附近,还有一座以胡适名字命名的“胡适国民小学”。
上得一小坡,穿过一道白色的椭圆型拱门,有一块状似三角帆的碑,碑上刻有胡适公园四字。和胡适的故居一样,胡适公园静谧安宁,几无游人。经过喷泉池,迎面是一座小山坡。拾级而上,不一会儿,出现一座白色廻廊,胡适的墓正为廻廊环抱。墓前有一尊斗状的大理石花盆,密密地长着白色的雏菊。墓呈长方形,墓石是斜放的,角度很小,近似水平,由于有些年代,上面刻的字已经一片斑驳,细细地看,仍能看出“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暨德配江冬秀夫人墓”几个字。
“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这位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这别具一格的墓志铭,是由台湾学者毛子水模仿胡适浅显易懂的白话文口气撰述,金石名家王壮为之书写。
石墙上的镏金大字“智德兼隆”则为蒋介石所书。
站在胡适先生的墓前,想着胡适生前的那些纷争。“岁月悠悠,浪起潮落,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只是,做为‘人’的永恒问题与现实的挑战,则仍无或已时;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胡适期待的理想世界,和我们的梦想处境,不可能一成不变;胡适回应自己时代问题的解答,自然也不会是我们面对自身现实的万灵丹药。胡适的遗泽所在,不是他提供了解决人生问题的标准答案,设定了突越生命困境的金科玉律。相对的,叩问追索胡适多彩多姿的生命历程,体验品味胡适独特鲜明的精神遗产,总有‘功不唐捐’的结果。正如胡适说过的:‘播了种一定会有收获,用了力决不至于白费’。”(胡适纪念馆馆长潘光韬在为胡适文集《容忍与自由》一书做序时说)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