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语堂,百度百科词条里这么记录——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生活的艺术》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京华烟云》原名《Moment in Peking》,副标题是《一部关于现代中国的小说》。是林语堂在1938年至1939年旅局法国和美国期间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题献词给“英勇的中国士兵”。《京华烟云》是翻译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它译为《瞬息京华》。
《京华烟云》故事始于1901年义和团运动,迄于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前后跨越30多年,借北平姚、曾、牛三大家族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反映了家国变迁和世道兴衰。小说以诸多真实历史事件为大背景,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五四”运动、新青年新思潮的论战、“3·18惨案”、二战爆发、国共合作、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等,全景式多层次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
《京华烟云》在出版后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余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之作”。1987年台湾改编拍摄了40集电视连续剧,当红香港影星赵雅芝饰演姚木兰,曾获台湾第24届金钟奖最佳连续剧奖。2005年作为央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之一,大陆改编拍摄了44集电视连续剧。当红影星赵薇演活了林语堂笔下坚韧、勇敢的姚木兰。获当年收视冠军,好评如潮,获得第2届电视剧风云榜最佳电视剧,赵薇获得第2届中国电视剧风云榜视后桂冠,还因了剧中的《发现》一曲而成为影视歌三栖的名星。
林语堂2:文人都是浪漫的,林语堂也不例外。在他的一生中,有三段爱情,虽然刻骨铭心的情不是妻子,但却与妻子终身守望。
在林语堂人生的最后十年里,他和夫人廖翠凤大部分时间都居住于阳明山仰德大道二段141号。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