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1月6日,梁实秋出生在里院西厢房,待到1948年他离开这个院子时,则主要住在“西小院”,北房是卧室,南屋是书房。卧室后面建有一个在当时属于很讲究的卫生间,卫生间的外面有一棵大枣树,品种是北京的特产——郎家园尜尜枣的,枣树至今仍在。1981年,梁实秋的女儿梁文蔷采了一枝挂满青枣的树枝,作为家乡的礼物送给身在台北的梁实秋。梁实秋抚爱良久,道:“长途携来仍是青绿,并未褪色,浸在水中数日之后才渐渐干萎。这个枣子现在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干皱的红枣的样子,却是我惟一的和我故居之物质上的联系。”
对于梁实秋而言,“故居的一枝一叶,一草一木,是那样的引人动情。”梁实秋怀念全聚德的烧鸭(烤鸭)、六必居的酱菜、玉华台的核桃酪、信远斋的酸梅汤……梁实秋怀念北京的豆汁、灌肠、老豆腐、羊头肉……以致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的家中,听到胡同里卖羊头肉的吆喝声,已经快入睡的他,还是披上衣服跑到外面买了一包,回来躺在被窝里,品着蘸有椒盐的羊头肉进入梦乡。
如今的北京梁实秋故居,柱子、门、窗脱尽油漆,房子还保持原样,只是大门上原有一对铜门环,早已不见踪影,门上的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横匾“积善堂梁”,亦无从找寻。书房内原本满墙的大书架和堆叠着的许多书,踪影全无,但书房中所用的铜镇尺、小香炉,为梁实秋大女儿梁文茜收藏后转送到台北,梁实秋见了旧物,欣喜不已,亦勾起心中无限的回忆涟漪。
据说,晚年的梁实秋曾说过一生中有四个遗憾:一,有太多的书没有读;二,与许多鸿儒没有深交,转眼那些人已成为古人;三,亏欠那些帮助过他的人的情谊;四,陆放翁但悲不见九州同,现在也有同感。
就像他的挚友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所写:“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注:七子即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夏雪/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