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4第4期

仰望星空:大师并不遥远(中)

2014年05月12日 15:46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文中的面包树,是故居前院的前院一棵高大的面包树,郁郁葱葱、亭亭如盖,树龄已超过80岁。“树遮盖了大半个院子,叶如巨灵之掌,可当一把蒲扇用……”面包树下是梁家著名聚会场所,夏天,梁实秋常在树下和朋友和学生聊天叙旧,阅读文学。住附近的作家孟瑶、陈之藩和王节如都是常客;夫人程季淑会准备好酸梅汤、糯米藕等各式甜点,再泡上茶端至树下与客人共享。这棵树,见证着也象征着梁实秋和妻子的情感,所以7年后他们搬到安东街时,夫人程季淑也种了株面包树。现在,云和街的大树依然挺立,照护故居,也成为此地最真实的记忆。

  在这幢建筑门扉上,台师大悬挂着“雅舍”的木牌,其实,雅舍与台北云和街的关系不大,真正的雅舍是重庆位于北碚蔡锷路的梁氏寓所。梁实秋1937年来重庆,1939年移居雅舍,在这里,梁实秋不仅写作了著名的《雅舍》,同时还翻译了《呼啸山庄》和部分莎士比亚作品。《雅舍》中曾这样描述:“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但如今已完全是另一番情景。七、八十层的土阶已经变成了十多层水泥阶,前面的阡陌之田也已经被现代化的建设所覆盖。但走进院子里,依然能感受当年的清幽:不大的院子里绿树成荫,一棵长成了几股的黄桷树枝伸到房门口。里面摆着书桌、书柜和围棋桌,而只有书桌上一盏煤油灯是梁实秋当年用过的东西。

  就文学大师的故居而言,在中国,梁实秋的故居算是多的,台北云和街、重庆北碚路外,还有青岛鱼山路33号和北京内务部街20号。

  梁实秋本人,最想念的当是北京故居。他曾写道:“想起这栋旧家宅,顺便想起若干儿时事。如今隔了半个多世纪,房子一定是面目全非了,其实人也不复是当年的模样,纵使我能回去探视旧居,恐怕我将认不得房子,而房子恐怕也认不得我了。”

  这栋“旧家宅”就是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地区内务部街20号,现新门牌改为39号。梁实秋在内务部街20号前后三次共住了20多年,第一次,从1903年住到1919年;第二次,从1934年住到1937年;第三次,从1946年住到1948年。当年内务部街20号的建筑格局大致是由外院、里院、后院等5个院落组成的三进四合院。进入街门,两侧各有4扇绿色屏风门,东侧屏风门内是一个独立小院,且另有门牌,为“内务部街19号(今37号)”,梁家人称其为“外院东院”,有北房、南房各3间。西侧屏风门内有北房3间、耳房1间、南房3间半,梁家人称其为“外院西院”。“外院西院”的西墙为绿色屏风隔断墙,穿过隔断墙的屏风门,又是一个小院,梁家人称其为“西小院”,有北房、南房各两间。外院与里院由“垂花门”沟通,里院有北房3间,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3间。里院东厢房东侧至院墙之间的庭院与后院相连,形成一个曲尺型的院落,后院只有北房3间,还有水井一口,其余的便是花草树木,相当于一个小花园,是梁宅的清静之处。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