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天堂的那一端,批判与被批判者们是否还会针尖麦芒呢?
林语堂1:一个世纪前,林语堂已经真正地享受着“慢活”的生活。“有不为斋”是朋友们往来聚散的好去处,笑声便也常常飞越林家大院,散落在阳明山上。
相较于胡适的故居,林语堂在台北的故居要闹热许多。或者是因为阳明山的缘故,亦或者是因为近年来热播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京华烟云》的缘故。
林语堂的故居位于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二段141号,站在林家二楼的阳台上,向外看去:东临阳明山,西望观音山、淡水河,下瞰北投天母。据说故居为林语堂先生亲自设计,西式的拱门、栏柱加上中式的中庭、廻廊,白色的粉墙配以蓝色的琉璃屋顶,这样的中西结合,让我想起了母校厦门大学上弦场那一溜儿红砖绿顶的老建筑,无论是大礼堂还是教学楼还是图书馆,一水儿绿色的琉璃屋顶配西式的大楼,记得当年曾经问过为什么是这样的建筑风格,听到的答复是:据说陈嘉庚这么设计的喻意在东方永远高于西方。也许,担任过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的林先生也受到了这一思绪的影响,认同了陈嘉庚的理念?
一个世纪前,林语堂已经真正地享受着“慢活”的生活。
林语堂曾经在他的《我的愿望》一文中,对家有过这样一个清晰的描述:“我要一小块园地,不要有遍铺绿草,只要有泥土,可让小孩搬砖弄瓦,浇花种菜,喂几只家禽。我要在清晨时,闻见雄鸡喔喔啼的声音。我要房宅附近有几棵参天的乔木。”
现实版的林宅——阳明山仰德大道二段141号的“有不为斋”的庭院里,的确种着几棵参天的乔木,但未见家禽,然进门右侧角落设有小水塘,塘内清泉环流、金鱼儿嬉戏。爱竹、爱石的林先生,更特意在水塘边种上了翠竹、枫香、苍蕨、藤萝等植物,与造型奇特的石头一块儿,营造出可爱的小鱼池,据说清晨亦或夕阳西下时,他会常坐在池边的大理石椅上,享受观鱼之乐。
沿着西班牙式螺旋柱子支起的廻廊可通往各处房间,往右是书房和卧房,往前过中庭则是原来主人家的餐厅及客厅,现在开放为营业餐厅。往左则是原来主人的车库,现在辟为阅读研讨室。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